{{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刮刮卡活動 / 單筆消費滿 $3000 贈一張 !
˗ˏˋ 新品ˎˊ˗ Ruby & Rocky 雙層真空陶瓷隨行杯
˗ˏˋ 新品 ˎˊ˗ Fellow Carter Kit 卡特!一杯三蓋禮盒組 .ᐟ.ᐟ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你覺得你的咖啡器具裡哪個最重要呢?一杯好咖啡我認為磨豆機絕對是扮演最重要的關鍵角色 磨豆機的好壞,影響咖啡粉的粒徑均勻度 若研磨的顆粒大小不均,那麼就會造成萃取不足或過度萃取,最終萃取出來都是風味雜亂的咖啡 ⤷ 先了解自己對咖啡的喜好 首先,您需要了解自己喜歡哪種咖啡類型 粗糙的咖啡粉適合法壓壺或冷泡咖啡;而細膩的咖啡粉則適合濾掛咖啡或義式咖啡 購入磨豆機之前,先了解自己喜歡哪一種咖啡,才能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磨豆機 確保每一杯沖泡出來的咖啡風味都能滿足您的期望 若主要以手沖咖啡進行沖煮,我們建議您可以選擇 Ode 磨豆機,可以有效提升咖啡風味品質以及均勻度 若主要以義式咖啡或是新手,我們建議您可以選擇 Opus 磨豆機,性價比高更同時兼容手沖及義式 問題來了! 我是不是可以請店家幫我事先研磨好咖啡粉呢? 不僅可以省下磨豆機的錢,還可以用到高級商業磨豆機所研磨出來的咖啡粉! 咖啡專家 James 表示 : 作為一個咖啡愛好者,他認為真正的享受在於研磨咖啡豆的過程中所散發出的香氣,這是最豐富、最令人愉悅的部分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讓每個在家沖泡咖啡的愛好者值得入手一台屬於自己的磨豆機! James 認為,既然很多家庭都有胡椒研磨罐,那當然也應該有一台咖啡專屬的磨豆機 ⤷ 研磨的均勻度如何影響風味? 如同開頭所說明的,在沖煮咖啡中影響咖啡風味的關鍵就是 “ 研磨均勻度 “ 更是直接影響到咖啡風味 新鮮、經過合適刻度研磨的咖啡豆,才能發揮潛在的咖啡香氣、甜感、酸值和醇厚度。顆粒度研磨不均的咖啡粉 不但會直接影響到咖啡風味,也較容易在沖泡過後產生苦澀味與雜味。但,研磨品質究竟是如何影響你的咖啡風味呢? 研磨顆粒度越粗,相對接觸水的面積就會越少,會使咖啡風味物質萃取不足,造成風味醇厚度不足 研磨顆粒度越細,相對接觸水的面積就會越多,會使咖啡風味物質過度萃取,造成苦味等雜味出現 因此,當目標顆粒越一致,越能夠展現咖啡美好的風味! ⤷ 磨豆機的刀盤類型 當你已經了解自己的咖啡喜好,就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磨豆機了! 刀盤的選擇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市面上有平刀、鬼齒、錐刀、螺旋槳等不同種類, 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優缺點,選擇時要依照你的咖啡喜好和使用方式來決定。 平刀式刀盤: 能夠精確調整研磨程度,切割出的咖啡粉呈片狀,並讓風味層次分明。適合追求香氣複雜度的手沖或虹吸式咖啡。(Ode) 錐刀式刀盤: 錐刀式磨豆機通常能產生較均勻的磨豆結果,細粉量較少。它能釋放出複雜的層次風味,尤其適合義式濃縮咖啡或冷萃咖啡等濃郁風味。(Opus) 鬼齒式刀盤: 鬼齒刀盤切割出的咖啡粉呈不規則的塊狀,細粉較少。產生的風味相對平衡,富有甜感。適合希望風味均衡的手沖咖啡愛好者。 螺旋槳式刀盤: 又稱為砍刀式,這種刀盤將咖啡豆碾碎,需要多次混合才能完全切碎。細粉產生量較大,且磨豆過程不如其他刀盤精準。僅適合初學者或預算有限的咖啡愛好者。 ⤷ 如何選擇好的磨豆機呢? 當準備購買新的咖啡研磨機時,可以先建立一個清單,列出你認為研磨機最重要的功能 · 我喜歡喝什麼類型的咖啡 ? 大多數磨豆機皆可符合各種沖煮需求,無論是濃縮咖啡、冷萃咖啡、手沖咖啡等等,也都可以透過更換更高階刀盤,以滿足你的沖煮需求。 · 我購買磨豆機的預算多少? 根據你的咖啡喜好,咖啡類型 (手沖/義式)、刀盤類型 (平刀 / 錐刀)、樣式 (手動 / 電動)。 · 我需要的磨豆機最重要的功能是甚麼? 你需要多段可以調整粗細度、一台安靜的磨豆機、方便攜帶、好操作好清潔。 在開始搜尋之前,可以花點時間準確地確定知道你想要什麼,就可以快速找到適合你的磨豆機囉! ⤷ 為何大家會選擇 Ode 磨豆機 ? 雖然要確定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研磨機可能有些困難,但定義一台好的磨豆機卻相當容易。 Ode 專為手沖設計全機以鋁合金打造而成且有別於以往磨豆機的外觀設計,極簡外觀但功能卻很強大! Ode 專為手沖設計 64mm 專業級平刀刀盤 - 有效提升研磨品質 31 段可調研磨顆粒度 - 從手沖到冷萃咖啡,快速調整研磨刻度 PID 控制系統 - 維持轉速穩定,粒徑分佈一致 自動停止 - 自動偵測最後一顆豆後自動停止 金屬敲粉彈片 - 降低機身內部殘粉 磁吸式接粉罐 - 直接定位出粉口 全機鋁合金 刀盤轉速 1400 轉 2 年保固服務 更多介紹 ➜ ODE 磨豆機 若要研磨義式咖啡可以更換 SSP 鍍鈦刀盤 ➜ BUY ⤷ 為何大家會選擇 Opus 磨豆機 ? 無論您是咖啡新手還是玩家,是濃縮咖啡愛好者還是追求手沖完美主義者, Opus 都能伴隨您在咖啡之旅上成長。Opus 是一台萬能且實用性非常高的磨豆機,而且性價比非常高 專為義式咖啡設計但同時又兼容手沖刻度 40mm 錐刀刀盤 - 六星 40mm 錐刀刀盤,搭配每分鐘 350 低轉速高扭力馬達 41 段可調研磨刻度 - 一機多用涵蓋手沖至義式咖啡的研磨刻度 6 牛頓米超大馬達扭力 - 超大扭力,各種產區與烘焙度的咖啡豆輕鬆應對 免工具快拆機構 - 清潔保養不求人 刀盤轉速 350 轉 2 年保固服務 更多介紹 ➜ Opus 磨豆機 大家對於選擇磨豆機還有疑問的話,歡迎私訊我們唷!
市面上保溫杯選擇太多樣,到底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保溫杯呢?今天就來介紹 Fellow Carter 卡特!雙層真空陶瓷保溫杯! 分為七大商品細節 1. 外觀 2. 材質 3. 功能 4. 容量 5.配件 6.清潔 7. 杯蓋選擇讓大家對於 Fellow Carter 更加了解以及成為你的外帶咖啡飲品最佳容器。 ⤷ 外觀 極 · 簡簡單俐落的外觀設計,看也看不膩!圓潤的杯身更是符合手部虎口的曲線,手感扎實且易握取,外觀單色烤漆,看也看不膩更是挑選外觀的重點 ⤷ 材質 內膽 · 陶瓷塗層不只好清洗、還能保留咖啡飲品本身的風味因此即使盛裝顏色深、味道重的咖啡、茶葉、中藥飲品也不易染色、殘留異味,隨時都可以喝到最原始、純粹的飲品原味 304 雙層 · 真空不鏽鋼高效保溫 / 冰效果 #KOL大推 #回購率超高 保溫 12 小時 / 保冰 24 小時 ⤷ 功能特點 模擬紅酒杯的 · 輕薄杯緣 杯緣模擬紅酒杯的輕薄杯緣,直接將咖啡飲品引導至舌尖,更直接的感受飲品溫度以及香氣杯蓋為內螺紋設計,在飲用時嘴唇更不會有凹凸不平的體驗 兼容各式 · 汽車杯架杯身直徑 77mm基本上大部份汽車杯架都可放置,開車、外出旅遊絕對是便利 ⤷ 配件 整支 Fellow Carter 唯一配件 「矽膠圈」也是耗材矽膠圈主要是為止水圈,使保溫瓶不會溢出,更是扮演者 Carter 的靈魂人物 ⤷ 清潔 因內膽為陶瓷塗層,需使用「長形柔軟的海綿清洗 」若使用尖銳物品 如 菜瓜布、粗糙的海綿等,是會造成陶瓷塗層的剝落的 建議大家在每一次盛裝飲品,都要將矽膠圈拆卸下來清潔唷!另外,矽膠圈長時間使用下是會耗損以及產生異味的,記得也要做更換。如果要深入清潔矽膠圈,可以使用小蘇打粉或檸檬酸,泡熱水靜置 30 分鐘,即可清潔完成 ⤷ 四款杯蓋 · 該如何選擇 ? Carter 系列共有 4 款,其杯口直徑皆為 77mm,杯蓋皆可替換使用▹ Carter Move Mug - 瘦版全密封款▹ Carter Slide Lid - 滑蓋款▹ Carter Carry Lid - 金屬手提款▹ Carter Cold Lid - 吸管款 ♲ Carter Move Mug 全密封款 價格:$1190 - $1390顏色:磨砂黑、霧面白、清水灰、藏藍、石櫻粉、樂檸綠、沁濘黃、青銅綠、紅絲絨、丁香紫容量:8oz 237ml、12oz 355ml 、16oz 473ml重量:257g 、297g、344g防漏結果:完全不漏水保溫效果:保溫 12小時 / 保冰 24 小時特有設計 : 節流蓋設計,可放茶包、杜絕冰塊,移動中更可以有效控制水流飲用體驗 : 雙手開蓋適用場景 : 各種場合環境皆適合。旅行露營愛好者、熱愛跑店、休閒日常、單車族、逛街 …. 杯口直徑 : 77mm,大部份汽車杯架皆通用➜ BUY♲ Carter Slide Lock lid 滑蓋款 價格:$1290 - $1490顏色:磨砂黑、霧面白、清水灰、藏藍容量:12oz 355ml 、16oz 473ml重量:325g、390g 防漏結果:完全不漏水保溫效果:保溫 6小時 / 保冰 12 小時特有設計 : 可拆卸清潔滑蓋飲用體驗 : 單手拇指滑開,即可飲用適用場景 : 各種場合環境皆適合。旅行露營愛好者、熱愛跑店、休閒日常、單車族、逛街 …. 杯口直徑 : 77mm,大部份汽車杯架皆通用清潔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GSDfmXhIQ➜ BUY ♲ Carter Carry 金屬手提款 價格:$1690顏色:磨砂黑、霧面白、清水灰、藏藍、丁香紫、樂檸綠容量:20oz 592ml重量:469g 防漏結果:完全不漏水保溫效果:保溫 12小時 / 保冰 24 小時特有設計 : 節流蓋設計,可放茶包、杜絕冰塊,移動中更可以有效控制水流飲用體驗 : 金屬手柄設計,隨手攜帶;大口啜飲適用場景 : 各種場合環境皆適合。旅行露營愛好者、熱愛跑店、休閒日常、單車族、逛街 …. 杯口直徑 : 77mm,大部份汽車杯架皆通用➜ BUY ♲ Carter Cold 吸管款 價格:$1490 - $1690顏色:磨砂黑、霧面白、清水灰、藏藍、丁香紫、樂檸綠容量:16oz 473ml、20oz 592ml重量:339g 、381g 防漏結果:無密封,會溢出保溫效果:保冰 18 小時以上飲用體驗 :單手輕鬆拿取;大口暢飲,吸管為 Tritan 材質,可安心使用適用場景 : 辦公室、跑咖、散步、開會、居家辦公、看電影杯口直徑 : 77mm,大部份汽車杯架皆通用杯蓋 : 吸管杯蓋,吸管孔增設止滑設計,確保吸管穩固不會滑動➜ BUY ◖Special Bundle◗Carter Kit 一杯三蓋禮盒組 一次同時擁有一杯三蓋 16oz (473ml)◎ 顏色 : 磨砂黑 / 霧面白 / 藏藍 ;限定色 : 霧豆沙 / 繡葉棕 / 墨莉綠· Carter Move Mug - 瘦版全密封款 (整組) x 1 · Carter Cold Lid - 吸管單蓋 x 1 Carter Carry Lid· Carter Carry Lid - 金屬單蓋 x 1 ➜ BUY
怎樣才是一杯好的咖啡呢?眾說紛紜,各說各話, 今天來分享這款咖啡工具,CP 值超高的 '' Difluid 咖啡濃度測試儀開箱測試 '' 時常流落於彼此的口舌之爭,還好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 發展出一套相對客觀的判斷方式,讓大家可以看數字說話! 如何客觀的測試出咖啡的狀態,透過咖啡的濃度及萃取率 可以得到量化的結果,但如何得知濃度呢? 需要透過專業的儀器去測量,過往比較為人知的是: VST咖啡濃度測量儀 ATAGO 咖啡濃度計 這兩台是目前業界最常見的咖啡濃度測試儀器,但要價不斐, 動輒上萬元的價格對於一般的咖啡愛好者來說難以入手。 這台新上市的Difluid咖啡濃度測試儀只需要不到1/3的售價($3,600) ※ 取自SC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即可達到測試咖啡濃度的功能,真的非常超值! 測試咖啡濃度的單位是 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 總溶解固體 單位是 mg / L,TDS 越高,代表液體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而上述的三台咖啡濃度測試儀器,測量的單位是百分比(%) 讓使用者可以更直覺的去對應SCA制定的金杯標準圖表。 Difluid 咖啡濃度儀的功能非常強大,除了基本的測量咖啡濃度之外, 另外也提供其他機器沒有的 APP 功能,可透過專屬的 APP 直接對應 SCA 金杯標準,過往需要透過查表去對應沖煮結果,內建的 APP 直接 顯示結果給你,萃取狀態一目了然! 文章中實際使用Difluid咖啡濃度儀進行沖煮狀態的測試過程, 包裝的內容物有:Difluid本體*、拭淨布*1、取樣滴管*2、Type-C充電線*1、專屬提袋*1、挽帶*1 Difluid產品資訊: 測量範圍:0-26% Coffee TDS(支援手沖/義式) 測量精度:+/- 0.03% Coffee TDS(受測樣本溫度接近室溫最為準確) 分辨率:+/1 0.01$ Coffee TDS 電池容量:內建鋰電池350mAh(充電時間:1小時,待機30天) 充電方式:Type-C 防水等級:IP67(可完全防塵,極限水深1米) 產品尺寸:84*23*14.5mm / 24g 材質:外殼ABS、光學玻璃取樣面板 APP支援:IOS/Android 連線方式:藍芽 這次測試我們採用 VST 作為對照測試,初次使用之前,先採用沖煮水進行校正, VST 的校正方式透過 Menu 按鍵即可完成,Difluid 則是透過藍芽連線上 App 之後, 即可按下「標定校準」進行校正,校正完畢後 TDS 會顯示 0.00%, 這時候可以按一下 VST 的 GO 和 Difluid 中間的藍色按鈕,確定兩者讀取的數值皆為 0.00% 即可開始進行測試。 取樣量測中~ 此次測試採用的器具和參數如下 磨豆機:FELLOW ODE 原廠刀盤 刻度 2 手沖壺:FELLOW EKG600 濾杯:FELLOW Dripper [X] 咖啡豆:水洗衣索比亞 / 淺焙 水粉比:1:15 水溫:93度 豆量:20g 總注水量:300ml / 液重:245ml 沖煮方式:Tetsu 6/4沖法 50/70/60/60/60ml 剛沖煮完成,直接用 Difluid 附的取樣滴管吸取未經降溫的咖啡液, 直接滴在 VST 和 Difluid 的取樣點上讀取數值,初始的狀態因為 咖啡液溫度仍然偏高,這時的數值讀取上偏誤較大, 主因是,採光折射的判斷方式容易因為液體溫度變化影響, 在室溫狀態的咖啡液測試上,數值會較準確且穩定, 剛沖煮完成的咖啡液, VST 和 Difluid 兩者的每次讀取數值都會有些許差異,但 VST 的穩定速度相對快了些。 只能說,VST 比較貴 (市售約$25,000) 還是有原因的, 在取樣點的設計,VST 多了一塊金屬材質的散熱盤,而 Difluid 則是 ABS 材質,在散熱上就比較慢了些,推測是影響取樣數值穩定速度的因素。 不過對照上價格來說,這個小缺點是可以透過樣本降溫的方式解決。 將取樣的咖啡液倒入另一個常溫的容器,溫度就會降得快些,數值上 Difluid 也會來得與 VST 接近了。 ※ 如果 TDS 數值持續不穩定,需要持續測量到數值穩定下來 光反射的測量方式會因咖啡液的溫差產生不穩定 在這一次的沖煮結果測試上,VST的穩定數值落在1.57%, Difluid 則是 1.54 %,兩者的誤差約0.03%,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透過Difluid內建的APP判讀沖煮狀態:(需輸入粉重/水重/液重)強度稍強了些 主要還是依照SCA的金杯標準去判讀會比較泛用NCA是挪威咖啡協會標準, 一般來說比較少會用上。 ※APP畫面的1.24是隨手抓的一筆資料示意 如果沒有輸入數值,其實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換算去取得 最終的萃取率結果: 20g的咖啡粉/咖啡液約245ml/TDS為1.50% 1.50%(濃度)=萃取咖啡物質重/245ml(咖啡液量) 萃取咖啡物質重=3.675g 萃取率=萃取咖啡物質重/20g咖啡粉量 3.675g/20g=0.1837,約為18.37%,和內建App算出來的差不多(18.42%) Difluid專屬的App可以將最終的沖煮結果記錄下來,做為未來的參考依據。 後續做了其他的沖煮測試,也找了兩台VST去做對比, 其實每台機器讀取的數值多少都會有差異,但重要是數值的趨勢一致, 以及每次讀取的數值是穩定的,才比較有判讀的價值。 Difluid在App功能內建了多次讀取平均的功能, 提供1到10次不等的平均數值方式讓大家選擇。 (反覆讀取樣本1-10次做平均) 除了手沖咖啡之外,Difluid另外也有提供義式咖啡的測量功能, 義式咖啡的部分留到下一篇文章進行測試。 這裡放上比較圖讓大家參考 透過客觀的科學判斷,可以了解咖啡沖煮上的狀況,並且依據數值 去做出相對應的調整,而非是瞎子摸象,一下子調水溫、一下子調整研磨度, 調一種感覺,下次要再重現出這一杯好咖啡時,只能碰運氣, 更科學化的去釐清問題,更有方向性的調整,完成理想的咖啡。 而要做好一杯咖啡,有很多關鍵因素,好喝與否非常主觀, 有的人喜歡偏酸的,有的人喜歡偏苦,沒有絕對, 透過數值去判斷咖啡的好壞,只是從客觀的標準去解讀, 最終還是決定在喝咖啡的你,是否從這杯咖啡獲得自己想要的風味和氛圍。 這裡可以購買 >> https://bit.ly/3JGOZgZ 引進 Difluid 咖啡濃度測試儀,希望幫助到更多喜歡咖啡的朋友,下回再見 ※文章內容皆為小編自己測試撰寫,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嗨!大家好 今天來與大家分享近期推出新色的 ODE 磨豆機 – 霧面白囉! 今天從頭到腳,仔仔細細的開箱以及你所期待的 ODE 白色是否有更新呢? 究竟是否換湯不換藥??? 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去吧~ 首先,以牛皮外箱包覆著整台 ODE ,重量約 4.5 公斤,挺沉的! 搬久了手會痠!(如果你在展場有看到 M 編搬來搬去… 就知道我多辛苦了😓) 但大家如果都放在家想必也不會有困擾啦~ \外觀開箱/ 一層接著一層撥開我的心 (來點播首洋蔥,威) 共有三層包裝讓 ODE 打開時需要過三關,才能看到實體! 這包裝算有誠意吧?! 確實也包得很密封扎實,上下都有安全保護到商品 打開箱子! 你不會先看到磨豆機,會先看到猿人?? 猿人的存在顧名思義就是 FELLOW 覺得猿人都可以使用 ODE 簡單沖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猿人都可以,那你也可以! 除了感謝卡內附著 ODE 快速指南以及好多頁的說明書,建議大家可以先詳閱 說明書後再使用唷! 登場!!ODE 霧面白,真的白! 與黑色款一樣皆有附上腮紅刷 … 阿不是啦!是粉刷~~~ 在外觀上,與 ODE 黑色款不一樣,霧面白機身是屬於光滑的烤漆 而 ODE 黑色機身則是以磨砂黑的材質 M 編是覺得各有各的美~最終還是決定你喜歡黑還是白 😂 插頭為三孔線長約 75 cm,大家很常反應線不夠長,但這是有原因的! 75 cm 為台灣安規規定,我們必須得考量大家的安全以及規定,所以大家別說太短了啦~~ 玩 ODE 學英文 / ODE 磨豆機共有 31 段可研磨的顆粒度,擔心大家剛入手 ODE 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選擇研磨刻度 所以在豆槽上蓋上有提供大家建議刻度指示,從愛樂壓到冷萃咖啡都可以自由調整 ( 只不過是英文呈現,大家可能要先 GOOGLE 一下 ) 如果我今天想手沖 ODE 建議刻度為 2 – 5號,往下看 M 編會有其它刻度的呈現唷! 沒看過磨豆機有磁吸式的接粉罐吧!? ODE 就有~ 磁吸式接粉罐,很方便也很療癒,推進去就會直接到出粉口! 👆👆👆(療癒影片請服用)👆👆👆 有個 M 編覺得很不錯的設計,出粉口與接粉罐之間的距離很接近, 這就不會導致當在研磨時,咖啡粉會噴的到處都是了 沒錯,ODE 有金屬彈片!但你要用力彈才能發揮功效! 彈片的用義就是,將殘粉可以震落下來 👆👆👆(跟著我這樣做)👆👆👆 第一階段 小結評分 (滿分五顆星) 包裝 ★★★★★ 外觀 ★★★★ (白色難免不好保養) 貼心功能 ★★★★★ 實體與照片相符度 ★★★★ (相較於圖片的霧面白,個人覺得實體還是在偏白一點) 測試研麼顆粒度 / ODE 刀盤為 64mm 平刀刀盤 細粉率低 今天來為大家呈現 ODE 磨豆機 1號 – 5號的顆粒度,這範圍內以手沖來說也是大家比較會使用到的 首先調整好顆粒度後下豆 (下豆後再調刻度也可以唷!) 中間圓圓的為防跳豆的設計唷~所以開蓋研磨咖啡豆也不會跳出的 接著按一下開機就好,ODE 會自動停止! ODE 有 PID 控制系統,當完成研磨時會自動偵測並直接停止 研磨速度真的很快,我放入 20 克的咖啡豆,約 8 – 9 秒就研磨完畢 有兩個倒粉檔片,主要是可以集中倒粉 內部還有輔助刻度顯示,一個點為 20克 / 40克 / 60克 / 80克 當手邊沒秤時,確實蠻加分的 👍👍👍 ( 👇👇 以下為 ODE 磨豆機 1號 – 5號 的研磨顆粒度 👇👇 ) 研磨後,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ODE 細粉率真的很低,目前實測大約是在 5% ,相比其它磨豆機來說 這很值得讓你升級一波吧! 第二階段 研磨品質 小結評分 均勻度 ★★★★★ 研磨時間 快 細粉 少 \殘粉靜電測試 / 今天我使用達文西咖啡館咖啡豆-莓果派對 用 20 克的咖啡豆進行研磨並選擇 2 號顆粒度進行手沖! 👇 先來個殘酷的殘粉測試 👇 看起來是沒有差距的,但金屬彈片確實需要大力的彈它呢~ ODE 唯一的缺點是,在研磨的過程中會有產生靜電,導致會有飛粉吸附在出粉口的情況產生(如圖) 在這裡 M 小編提供一個小撇步,能夠排除靜電的好方法~ 首先只要將需要研磨的咖啡豆噴點水並均勻攪拌一下後再下豆進行研磨 即可達到有效的將靜電排除唷! 噴噴兩下就好唷~ 沾極少量的水並不會影響到刀盤! 整組簡約白,真的很賞心悅目 第三階段 殘粉靜電 小結評分 殘粉 ★★★★★ (小於 0.5 克) 靜電 ★★★ 歡迎來到不專業沖煮教室 (威~ 極簡白搭配極簡的沖煮方式 20克咖啡粉;第一階段注入 30 克的水;悶蒸30秒,持續注水至300克,DONE ! 如同 FELLOW 說的,用 ODE 讓你簡單沖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風味表現 / ( 風味很主觀,依照你的個人喜好,以下為我個人觀感 ) 64mm 的平刀,確實能夠展現出它獨有的風味,加上細粉率很低,所以在風味表現上呈現很清爽且入口甜感鮮甜,尾韻乾淨明亮,ODE 很明顯在尾韻的部分沒有太多的雜味 // 總結 // FELLOW ODE 磨豆機,無論在視覺上、使用情境、風味表現直接讓我覺得升級超有感! 如果你有考慮升級磨豆機的你,可以將 ODE 磨豆機納入考慮唷 ~ ( M 編也不好意思說太多啦~) ◆*.◆*.◆*.◆*.◆*.◆*.◆*.◆*.◆*.◆*.◆*.◆*.◆*.◆*.◆*.◆*.◆*.◆*.◆*.◆*. 最後階段 ! 很重要,黑色款跟白色款有不一樣嗎?/ 答案是: 有的!! 在磨豆機內部馬達中軸靠近外側固定外刀盤座的軸承表面 FELLOW 原廠多設計一小段的表面處理,增加刀盤座與中軸的容錯空間,讓外刀盤座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取出! 原先的磨豆機中軸並沒有另外做表面處理,部分刀盤座自磨豆機中取出時,可能會遇到不容易取出的狀況 (針對該問題可參考 YT 影片解決方法) 註1:黑色 ODE 磨豆機暫無導入此優化計畫,待 FELLOW 原廠提供進一步的資訊 註2:如您的 ODE 磨豆機有遇到外刀盤無法取出的狀況,請參考 YT 排除影片或是聯繫我們 M 編的廣告時間 / 現在購買輸入小編專屬折扣碼即享 9 折優惠 折扣碼 「fellowm0325」>>> https://bit.ly/3D16eHU 關於清潔錠 / 對於我這種有拆機困難的人來說,省去超多麻煩 拆機需要螺絲起子,我就懶;我不會!還好有推出磨豆機清潔錠 使用步驟這邊我來教大家,真的太方便了! 如果你平均一天只使用磨豆機2-3次,其實只需要1-3個月清潔一次就好了 只要準備10克的清潔錠就好 倒入磨豆機並將刻度轉至11按下開機鍵 ░ 燈燈燈!清潔完成!結束 ░ 清潔錠是食用級的,如果擔心會有清潔錠殘留於機身內 可以將下一次要研磨的咖啡豆先到入一點進行洗豆,這樣就 ok 啦! 下方附上規格給大家唷~